临沂第三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纵横 > 学科教研 > 化学 >
“自学-交流-提升”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添加时间:2014-11-20 15:40:04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自学-交流-提升”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我校化学科在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市的“导学案”模式和区“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化学学科特点,将我校“四个三”的教学模式和化学教学进行了有效融合,逐步摸索,构建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效化学课堂的方法和思路。
一、重视“自主学习”——将预习落到实处
要想在课时少、学生不是很重视化学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将预习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努力使学生重视每一节内容的预习,结合学校的教学模式,首先精心设计预习案,老师们群策群力,为预习案的制作献计献策,设计出适合学生预习的预习案,其中设置了《三维目标》、《温故知新》、《新知梳理》、《预习自测》等栏目,在《温故知新》中,老师首先排查出学生学习新知所可能用到的旧知识,将这些必备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以小问题或填空、甚至直接呈现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学习新知清除“拦路虎”。在《新知梳理》中,重点梳理出本节新知的脉络结构和重点词语,以帮助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时形成大致的新知接受思路,同时便于学生在教材上勾勾划划,以抓住知识记忆或理解的关键点,但并不能期望学生通过填写梳理内容和勾划课本将知识大都记住、理解。在《预习自测》中设置针对每个知识点的简单题目,便于学生在预习完新知后进行效果自测,同时也巩固了基础内容,达到了预习过程中的小测试,由于设置题目简单,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预习案,老师通过批改预习案,基本掌握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疑点、难点所在。
二、做好“交流”、“提升”这篇大文章,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在当今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由原来的“主导者”、“导演”,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甚至是“服务员”,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的学习搞好服务。
1.“生生交流”
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先总结或各学习小组反馈有关“自学”环节的问题:如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哪些?哪些是多数学生的疑惑点?本节知识的难点、重点掌握得怎么样?等等。首先,由小组内交流,即我们常说的“生生交流”,解决小组简单问题或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
对于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向老师反馈。这些问题汇总之后,老师可根据这些学情状况调整课堂学习目标。为“师生交流”做好准备。
2.“师生交流”
老师根据各学习小组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课堂案上设置的探究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以借助板演、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例题讲解、跟踪练习、问题探究、多媒体动画等较为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
3.“当堂达标”
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我们在制作课堂案的时候,重点依托我们市里的新学案,选择能有效检测多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习题,使多数学生能从习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同时能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当堂反馈”、“及时补偿”
在做完“当堂达标”练习后,先给出答案,由小组内同学对答案,查错题,自纠、互纠,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或优秀学生来讲解、补偿。
5.“课堂总结”、“预习指导”
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可根据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由老师或学生总结回顾本节重点及解决的问题等,可以是讨论、整理错题或默背等方式。之后,可对下一课时的预习情况进行布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习指导,切忌流于形式。
三、构建高效课堂老师必须做好的几件事
1.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如果真正有了学习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如何点燃,这是个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艺术的问题。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但总得原则就是用真情点燃激情,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点燃激情。
2.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生厌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学,那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学科,知道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够自主学习,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才会高效。
3.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
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编制一个导学案,每个学生拿着这个导学案,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导学案就是学生登高的梯子,所以要设计好高度坡度和跨度,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千万不能把导学案变成束缚学生学习的新的霸占课堂的工具,有原来教师讲霸占课堂变成导学案霸占课堂。
4.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学情调查,必须知道学生在那些方面不会,那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东西。
5.构建班级的学习小组和竞争文化
高效课堂必须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词。包括如何分组,如何建设小组,如何建立小组竞争竞机制,如何构建小组文化,如果没有小组建设做保证,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把这些事情设计好,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的目标。
6.整合教材
有许多教师说,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我们现在的教师有许多人都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一趋的讲,我认为,教材只是素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思想,学科结构,学科内容,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可以打破学时,打打破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高效。
总之,“高效课堂”反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围绕学生发展,落实学生主体,优化学习环节,丰富学习方式,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强、效能更显,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实现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学生学习品质的高度优化。
上一篇: 第一页
版权所有:临沂市第三中学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
鲁ICP备11030767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128753号
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党团工作
教学纵横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部门工作
校园安全
家校互联
“自学-交流-提升”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添加时间:2014-11-20 15:40:04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自学-交流-提升”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我校化学科在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市的“导学案”模式和区“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及化学学科特点,将我校“四个三”的教学模式和化学教学进行了有效融合,逐步摸索,构建出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效化学课堂的方法和思路。
一、重视“自主学习”——将预习落到实处
要想在课时少、学生不是很重视化学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将预习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努力使学生重视每一节内容的预习,结合学校的教学模式,首先精心设计预习案,老师们群策群力,为预习案的制作献计献策,设计出适合学生预习的预习案,其中设置了《三维目标》、《温故知新》、《新知梳理》、《预习自测》等栏目,在《温故知新》中,老师首先排查出学生学习新知所可能用到的旧知识,将这些必备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以小问题或填空、甚至直接呈现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学习新知清除“拦路虎”。在《新知梳理》中,重点梳理出本节新知的脉络结构和重点词语,以帮助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时形成大致的新知接受思路,同时便于学生在教材上勾勾划划,以抓住知识记忆或理解的关键点,但并不能期望学生通过填写梳理内容和勾划课本将知识大都记住、理解。在《预习自测》中设置针对每个知识点的简单题目,便于学生在预习完新知后进行效果自测,同时也巩固了基础内容,达到了预习过程中的小测试,由于设置题目简单,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预习案,老师通过批改预习案,基本掌握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疑点、难点所在。
二、做好“交流”、“提升”这篇大文章,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老师讲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在当今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由原来的“主导者”、“导演”,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甚至是“服务员”,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的学习搞好服务。
1.“生生交流”
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先总结或各学习小组反馈有关“自学”环节的问题:如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哪些?哪些是多数学生的疑惑点?本节知识的难点、重点掌握得怎么样?等等。首先,由小组内交流,即我们常说的“生生交流”,解决小组简单问题或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
对于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向老师反馈。这些问题汇总之后,老师可根据这些学情状况调整课堂学习目标。为“师生交流”做好准备。
2.“师生交流”
老师根据各学习小组反馈的共性问题,结合课堂案上设置的探究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以借助板演、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例题讲解、跟踪练习、问题探究、多媒体动画等较为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
3.“当堂达标”
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我们在制作课堂案的时候,重点依托我们市里的新学案,选择能有效检测多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习题,使多数学生能从习题中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同时能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当堂反馈”、“及时补偿”
在做完“当堂达标”练习后,先给出答案,由小组内同学对答案,查错题,自纠、互纠,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老师或优秀学生来讲解、补偿。
5.“课堂总结”、“预习指导”
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可根据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由老师或学生总结回顾本节重点及解决的问题等,可以是讨论、整理错题或默背等方式。之后,可对下一课时的预习情况进行布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习指导,切忌流于形式。
三、构建高效课堂老师必须做好的几件事
1.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如果真正有了学习激情,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才能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情如何点燃,这是个教师个人素质和教育艺术的问题。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但总得原则就是用真情点燃激情,用创设情境的方法点燃激情。
2.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生厌学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学不会的根本原因是不会学,那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学科,知道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够自主学习,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才会高效。
3.给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知识高峰的梯子
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发展的逻辑规律编制一个导学案,每个学生拿着这个导学案,在课堂上都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导学案就是学生登高的梯子,所以要设计好高度坡度和跨度,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千万不能把导学案变成束缚学生学习的新的霸占课堂的工具,有原来教师讲霸占课堂变成导学案霸占课堂。
4.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学情调查,必须知道学生在那些方面不会,那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自己不会的东西。
5.构建班级的学习小组和竞争文化
高效课堂必须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词。包括如何分组,如何建设小组,如何建立小组竞争竞机制,如何构建小组文化,如果没有小组建设做保证,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必须把这些事情设计好,实现民主管理班级的目标。
6.整合教材
有许多教师说,教学任务完不成,其实我们现在的教师有许多人都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步一趋的讲,我认为,教材只是素材,教师必须根据学科思想,学科结构,学科内容,学科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可以打破学时,打打破顺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高效。
总之,“高效课堂”反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围绕学生发展,落实学生主体,优化学习环节,丰富学习方式,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强、效能更显,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实现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学生学习品质的高度优化。
上一篇: 第一页
版权所有:临沂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