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纵横 > 学科教研 > 生物 >
临沂三中2014度生物教研室计划
添加时间:2014-12-06 10:19:53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临沂三中2014度生物教研室计划
刘德臣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生物教研室总体思路是:以市、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托,结合我校年度教学安排和学科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育人、狠抓质量、讲究规范、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方针。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文化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创新评价机制,强化科学引领;以推进“四五育人方略”为根本点,强化科学管理,抓实立德育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材的开发、青年教师的培养、学科教师交流等方面,制定本学期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二、主要工作
(一)教研室建设方面:
我校生物教研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习外地的经验,以外地先进教学理念为基础,努力探索具有临沂三中特色的生物教学模式,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暑假新课程改革培训,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要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全过程,包括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评改、单元测试、补偿训练、个别辅导以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巩固等环节,以提高有限教学时间的学习效果。课内要提倡学生的展示、交流和深入探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形成高效的学习。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四关”。
(1)备课关。结合我校电子备课系统的使用,积极探索电子备课的先进做法,认真完成电子备课。青年教师在认真完成电子备课的基础上,鼓励实行二次备课,以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掌握。在进行电子备课时,要体现课改精神,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反思,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地修改、完善。对教学中的经验及时整理、总结并记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上课关。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3)作业关。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对于作业中出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开展备课组内的分析讨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4)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3.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对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集体备课的主备材料上传到电子备课系统的单元备课中。
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骨干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5.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尤其是校园网的建设,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课件,撰写电子教案,以进一步丰富充实我组网页的内容,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三)教研组专题活动。
1. 加强师能培训,促进专业发展。抓好教师发展手册的使用,抓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通过以考促学,以研促能,以赛促练,以会议促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写学习体会;通过专家报告会、教学研讨会、同课异构、外出学习、校际交流、我的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技能培训、课件评比、录像课展播等活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水平。完善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实行外出学习申报制、外出学习总结汇报制,增强教师外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2. 健全培养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成长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培养“136”工程(一年合格,三年优秀,六年成为骨干),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力度,认真落实结对帮扶、教师随考、说课比赛等活动和措施,探索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要根据学校评优树先办法,评选一部分校级名师、能手、教学新秀。
3.课题研究。继续深入研究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生物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设计与教学方式改革的实验研究》,要求组内成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寻找生物学科课题的切入口,将课题中的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并要求注意积累,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4. 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结合兰山区“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活动,以模式课研讨、教研活动观摩、校本案例研究为主体,以教法与学法为中心议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继续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开展有目的的推门听课活动,加大课堂教学的评估与监控力度;积极推行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学校“四三课堂教学策略”为基础,认真验收,积极推广;继续推行“解剖课”制度,重点课堂重点研究,进而创造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继续实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其他工作。
1.积极认真的参加每一次的区教研活动,认真做好记录,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做好期中、期末的命题工作。
3.做好组内活动消息及时上报工作。 
以上为我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希望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版权所有:临沂市第三中学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
鲁ICP备11030767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128753号
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党团工作
教学纵横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部门工作
校园安全
家校互联
临沂三中2014度生物教研室计划
添加时间:2014-12-06 10:19:53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临沂三中2014度生物教研室计划
刘德臣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生物教研室总体思路是:以市、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托,结合我校年度教学安排和学科特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育人、狠抓质量、讲究规范、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方针。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文化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创新评价机制,强化科学引领;以推进“四五育人方略”为根本点,强化科学管理,抓实立德育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材的开发、青年教师的培养、学科教师交流等方面,制定本学期生物学科教学计划:
二、主要工作
(一)教研室建设方面:
我校生物教研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习外地的经验,以外地先进教学理念为基础,努力探索具有临沂三中特色的生物教学模式,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暑假新课程改革培训,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要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全过程,包括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评改、单元测试、补偿训练、个别辅导以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巩固等环节,以提高有限教学时间的学习效果。课内要提倡学生的展示、交流和深入探究,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形成高效的学习。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四关”。
(1)备课关。结合我校电子备课系统的使用,积极探索电子备课的先进做法,认真完成电子备课。青年教师在认真完成电子备课的基础上,鼓励实行二次备课,以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掌握。在进行电子备课时,要体现课改精神,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反思,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地修改、完善。对教学中的经验及时整理、总结并记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上课关。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3)作业关。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对于作业中出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开展备课组内的分析讨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错,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4)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3.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对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集体备课的主备材料上传到电子备课系统的单元备课中。
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骨干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5.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尤其是校园网的建设,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课件,撰写电子教案,以进一步丰富充实我组网页的内容,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三)教研组专题活动。
1. 加强师能培训,促进专业发展。抓好教师发展手册的使用,抓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通过以考促学,以研促能,以赛促练,以会议促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写学习体会;通过专家报告会、教学研讨会、同课异构、外出学习、校际交流、我的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技能培训、课件评比、录像课展播等活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水平。完善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实行外出学习申报制、外出学习总结汇报制,增强教师外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2. 健全培养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成长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培养“136”工程(一年合格,三年优秀,六年成为骨干),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力度,认真落实结对帮扶、教师随考、说课比赛等活动和措施,探索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加快培养一批师德高尚、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要根据学校评优树先办法,评选一部分校级名师、能手、教学新秀。
3.课题研究。继续深入研究中央教科所立项课题《生物学科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设计与教学方式改革的实验研究》,要求组内成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寻找生物学科课题的切入口,将课题中的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并要求注意积累,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4. 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结合兰山区“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活动,以模式课研讨、教研活动观摩、校本案例研究为主体,以教法与学法为中心议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论坛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策略、方法、手段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继续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开展有目的的推门听课活动,加大课堂教学的评估与监控力度;积极推行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学校“四三课堂教学策略”为基础,认真验收,积极推广;继续推行“解剖课”制度,重点课堂重点研究,进而创造科学高效的课堂模式。继续实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其他工作。
1.积极认真的参加每一次的区教研活动,认真做好记录,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做好期中、期末的命题工作。
3.做好组内活动消息及时上报工作。 
以上为我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希望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版权所有:临沂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