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纵横 > 学科教研 > 物理 >
高中物理习题课三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添加时间:2014-11-20 15:36:18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高中物理习题课三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知识、活化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抓好习题课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习题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学的不知所以。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解,课后又采用了“题海”战术,让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主动性。教育的改革,为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习题课上,我们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者。我们备课组认为要作好习题课的教学,一定要作好下面的几个环节。
一、课前环节(BC):做好习题的选编和设计,习题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例题、习题、试题,尽管它们的功能不同,但都是题目,能对“懂”和“不懂”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选题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要一味地追求偏、难、怪,认为把学生考到了就显示出老师的水平。 
(2)习题的选编要着眼物理思维训练。在习题的选编过程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要选择那些既典型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做例题,选择能训练思维和方法的习题作为学生的训练题。 
(3)在选择习题时,尽量做到拓展性和层次性。习题的深度和广度要准确地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习题,并不断地改变条件,逐步引申,适当地进行拓展,这样的习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4)习题的选编要在知识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代表性。习题的选择既要反映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又要反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所选习题要精练、准确、新颖,同时具有启发性。在检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重点知识的重复率。既反映出学生的模糊不清楚的,容易混淆的知识,又可以反映出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切忌题海战术。
二、课中环节(MC):我们校长提出习题课教学要做到“不讲不行”的理念。我们的理解就是:不讲就是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讲就是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确存在着满堂灌、讲得太多的现象。“由于老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非常低效。看来讲得多真的不行了。为了此目的,我们在习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习题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例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好的例题教学能教给学生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解题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想让学生摆脱题海,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方法要灵活多样,利用多题一解,多题一法,一题多法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力图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习题,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3)把习题教学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习题教学应尽可能地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有些物理习题的内容如果通过实验来反映,更能体现习题的情境,可以达到通过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帮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观。 
(4)习题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的过程。习题教学除了教师的教以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和理解题目所蕴含的含义,理清解题思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寻求解题的正确方法。 
(5)做好习题教学课的完善和辅导工作。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做好课后的完善辅导工作尤其重要。习题教学课后,必须保证学生对每一道解答过的习题进行再思考。通过思考学生可以把寓于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及物理学习的方法提炼出来加以掌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课后环节(AC):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在每节课后都要坚持教学反思,具体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要反思教学行为。重点检查在落实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否将预设的教案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实践。还要特别关注是否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是否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应对偶发事件,把教学中的意外转变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2)要反思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效果与阶段教学效果。课堂效果的反思主要关注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当堂作业等学习状况,总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思考、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阶段教学效果的反思更多地通过对阶段测试、作业练习以及日常观察等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来进行,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与变化。
(3)将反思如何进行适时的补偿。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们感觉有一个根本是没有变的,那就是将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老师要做的就是组织准备,服务学生。其实,我们只要抓住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充分”,将课堂的宝贵时间让位给学生,学校管理中的要穴——“课堂”,就全部盘活
高三复习课模式初探
复习课是以知识深化、整合和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结构性,体现综合性,着眼提高性。倡导“整合---训练式”教学策略。提倡用好不同版本的教材,紧扣考试说明,注意能力培养。争取做到: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题目化。教材体系逻辑化,概念、定理过程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思想方法的自然化。
基本程序:导入新课,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构建;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
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导入新课,引领目标:
教师描述复习范围,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学生领会本部分复习目标和重要性。
自主梳理,整体构建:
自主构建:学生通过总结课前案中一组紧扣考点的简单题,回顾知识,形成自己的网络。课上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构建,其余学生修改、完善、补充。
合作构建:也可采取小组讨论,展示成果的方式合作构建。
同步构建:对于较难总结的章节,可采用师生同步构建。
总之,要通过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要实现知识“温故”基础上的“知新”教师重点进行问题引领、点拨完善。学生做到反思总结、互动完善。
典例剖析要做到:①精选例题的要求是一要体现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二要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在让学生先做的基础上,了解学情,真正为学生解惑。首先让学生对例题全部掌握,其次对例题进行挖掘探究。主要从知识点,思想方法,变式训练,有无推广结论等方面引导深化,真正体现典例的作用。在例题剖析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探究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多思,大胆发言,作到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升华知识,融会贯通,事半功倍。
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置变式训练题。要注意题目的难度和梯度。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做题,独立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辨、争辩解决变式训练。
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教师投放达标题,重在规范思维流程,规范解题步骤,强化思维的严谨性。教师选题争取面向全体学生,力争做到人人过关,最大限度的消除两极分化。学生定时、独立完成,并小组统计达标率,根据出现的错误,再次进行讲解、补偿。
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教师从知识、方法、问题三条主线对归纳的格式和要领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注意链接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审视单元体系,从主干知识、方法套路、问题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和链接。
总之,复习课是师生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版权所有:临沂市第三中学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
鲁ICP备11030767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128753号
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党团工作
教学纵横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部门工作
校园安全
家校互联
高中物理习题课三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添加时间:2014-11-20 15:36:18         编辑:杜传强         来源:教务处
高中物理习题课三环节教学模式初探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知识、活化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抓好习题课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习题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的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学的不知所以。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讲解,课后又采用了“题海”战术,让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主动性。教育的改革,为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习题课上,我们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者。我们备课组认为要作好习题课的教学,一定要作好下面的几个环节。
一、课前环节(BC):做好习题的选编和设计,习题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例题、习题、试题,尽管它们的功能不同,但都是题目,能对“懂”和“不懂”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选题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要一味地追求偏、难、怪,认为把学生考到了就显示出老师的水平。 
(2)习题的选编要着眼物理思维训练。在习题的选编过程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要选择那些既典型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做例题,选择能训练思维和方法的习题作为学生的训练题。 
(3)在选择习题时,尽量做到拓展性和层次性。习题的深度和广度要准确地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设计出多层次的教学习题,并不断地改变条件,逐步引申,适当地进行拓展,这样的习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4)习题的选编要在知识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代表性。习题的选择既要反映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又要反映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所选习题要精练、准确、新颖,同时具有启发性。在检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重点知识的重复率。既反映出学生的模糊不清楚的,容易混淆的知识,又可以反映出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切忌题海战术。
二、课中环节(MC):我们校长提出习题课教学要做到“不讲不行”的理念。我们的理解就是:不讲就是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讲就是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确存在着满堂灌、讲得太多的现象。“由于老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非常低效。看来讲得多真的不行了。为了此目的,我们在习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习题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例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好的例题教学能教给学生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解题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想让学生摆脱题海,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方法要灵活多样,利用多题一解,多题一法,一题多法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力图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习题,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3)把习题教学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习题教学应尽可能地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有些物理习题的内容如果通过实验来反映,更能体现习题的情境,可以达到通过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帮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观。 
(4)习题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学”的过程。习题教学除了教师的教以外,更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分析和理解题目所蕴含的含义,理清解题思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来寻求解题的正确方法。 
(5)做好习题教学课的完善和辅导工作。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做好课后的完善辅导工作尤其重要。习题教学课后,必须保证学生对每一道解答过的习题进行再思考。通过思考学生可以把寓于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及物理学习的方法提炼出来加以掌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课后环节(AC):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在每节课后都要坚持教学反思,具体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要反思教学行为。重点检查在落实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否将预设的教案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实践。还要特别关注是否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是否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应对偶发事件,把教学中的意外转变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2)要反思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效果与阶段教学效果。课堂效果的反思主要关注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当堂作业等学习状况,总结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思考、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阶段教学效果的反思更多地通过对阶段测试、作业练习以及日常观察等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来进行,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与变化。
(3)将反思如何进行适时的补偿。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我们感觉有一个根本是没有变的,那就是将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老师要做的就是组织准备,服务学生。其实,我们只要抓住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充分”,将课堂的宝贵时间让位给学生,学校管理中的要穴——“课堂”,就全部盘活
高三复习课模式初探
复习课是以知识深化、整合和的一种课型,要注重结构性,体现综合性,着眼提高性。倡导“整合---训练式”教学策略。提倡用好不同版本的教材,紧扣考试说明,注意能力培养。争取做到: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题目化。教材体系逻辑化,概念、定理过程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思想方法的自然化。
基本程序:导入新课,引领目标;自主梳理,整体构建;深化完善,典例导练;应用感悟,
变式训练;综合检测,达标演练;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导入新课,引领目标:
教师描述复习范围,引领复习目标,指导复习策略。学生领会本部分复习目标和重要性。
自主梳理,整体构建:
自主构建:学生通过总结课前案中一组紧扣考点的简单题,回顾知识,形成自己的网络。课上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构建,其余学生修改、完善、补充。
合作构建:也可采取小组讨论,展示成果的方式合作构建。
同步构建:对于较难总结的章节,可采用师生同步构建。
总之,要通过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深化完善,典例导练:
要实现知识“温故”基础上的“知新”教师重点进行问题引领、点拨完善。学生做到反思总结、互动完善。
典例剖析要做到:①精选例题的要求是一要体现本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二要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在让学生先做的基础上,了解学情,真正为学生解惑。首先让学生对例题全部掌握,其次对例题进行挖掘探究。主要从知识点,思想方法,变式训练,有无推广结论等方面引导深化,真正体现典例的作用。在例题剖析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例题探究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多思,大胆发言,作到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升华知识,融会贯通,事半功倍。
应用感悟,变式训练: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设置变式训练题。要注意题目的难度和梯度。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做题,独立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辨、争辩解决变式训练。
综合检测,达标演练:
教师投放达标题,重在规范思维流程,规范解题步骤,强化思维的严谨性。教师选题争取面向全体学生,力争做到人人过关,最大限度的消除两极分化。学生定时、独立完成,并小组统计达标率,根据出现的错误,再次进行讲解、补偿。
归纳链接,拓展提升:
教师从知识、方法、问题三条主线对归纳的格式和要领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注意链接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审视单元体系,从主干知识、方法套路、问题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和链接。
总之,复习课是师生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要突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版权所有:临沂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