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临沂三中2014年度“感动校园人物” 事迹介绍及颁奖词
添加时间:2015-03-07 09:26:45         编辑:罗兆涛         来源:宣传办
   1.深钻细研求卓越 亦师亦友育英才

感动校园人物——孟凡尧老师

【事迹介绍】:

工作17年,担任17年班主任,他在班级这块沃土上精耕细作,实践着一位教育老庄户的责任。他在平凡中寻求着极致,实现人生的价值,收获学生的真情。

他用心教学,深钻细研。他以“让教育充满智慧”为主题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杂志上;他以梦为马,汇聚力量出版了《实践者的智慧——高考13题》一书;他的论文《胸怀教育理想,脚踏实地前行》,让他荣获临沂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以《做教育的老庄户》为题的演讲,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拔头筹,荣获兰山区十佳班主任第一名;他还连续三届荣获“教科研先进个人”、市教学成绩奖。

他是组里的领头雁。他把动车组的原理引入组内,让每一位教师都输出向前的动力,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备课组长的担当。“凝神聚力,追求卓越”是他们的口号。在他的带领下,组里硕果累累,连续三届在市区教研会上作经验介绍。

他是学生的主心骨。他有时站在教室外面,与学生谈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时,只是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看着学生走进教室;放学了,他又和学生肩并肩,一起走出教室!每次外出学习回来时,学生们总说:“老孟,您可回来了,您不在教室的时候,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他真心为师,视生为友。他每天早上6:00到校,等他晚上值完班回到家已是深夜。对于自己的孩子,他有太多的愧疚,他从来没实现孩子被第一个接回家的愿望,但并不因此后悔干班主任,因为他深知和学生在一起,是班主任的责任所在。

他还时常组织活动走进学生心里;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跑操拉近师生的距离。

他的付出,换回的是一批批“难管孩子”成人成才;是家长们含着热泪的道谢;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个个春天。

“凡尧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学生的赠言让他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写成了一本最精彩的教科书!

【颁奖词】:

校园里,总能看到他步履匆匆的身影;办公室里,总能听到他谆谆善诱的话语;风雨兼程的路上,他付出的是艰辛的汗水,收获的是踌躇满志的青春誓言;平凡的岗位上,他将责任和使命化作坚守的动力。他时刻警醒自己,倒空优秀,才能涅槃重生。
 

2.“平凡孕育感动,智慧铸就精彩”

感动校园人物——樊金增老师

【事迹介绍】:

他很平凡,可这份平凡带给了学生朴实、亲切,学生从他那里得到了真诚,收获了知识;这份平凡带给了班级关爱,学生从他的身上学会了担当,懂得了成长;这份平凡带给了同事温暖,大家从他的忙碌里看到一份责任,读出一份理解。

他喜欢在这种平凡中成长,他只想平凡一点,多点时间,回到家里,做个好儿子,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父亲。可是,为了学生,家庭的重担只能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肩上,以致想陪孩子,孩子却说着“跟着爸爸不好”往妈妈怀里钻,妻子的理解是一份感动,却让他深感自责: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用热心诠释着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博爱,用敬业履行着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用创新开启着教科研的大门,用奋进带领着化学备课组不断进取。 从教14年,他始终坚守着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的信念,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和同事和谐相处,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论是教学成绩还是班级管理都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严格不失温和,苛求不失委婉, 求真不失热忱, 他所带班级拥有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兰山区教研室化学学科核心组成员,化学备课组组长,他带领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在教学上不断钻研,2014年高考,他所带领的化学组被评为优秀备课组,成员均获得市、区级教学优秀奖。他潜心教研,坚守自己的职业选择,不断努力,使自己从职业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勇敢坚毅;对学生有最深的爱,所以才宽容执着。十四年栉风沐雨,洗不去他对学生的热情。“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种真心的付出,带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奋进。在2014年高考中,他所带的普通班45人参加高考,4人过重点本科,18人过普本线,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获得了学生与家长的高度认可,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兰山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市、区教学成绩优秀奖。他就是樊金增老师。

【颁奖词】:

爱是教育的起点,他用爱的情怀践行这一教育信念,他把对教育真挚的爱播撒给他的每一个学生,用心血和智慧让他们更加自信和优秀。他用渊博的知识,点亮了学子们火热的青春;他用教育的智慧,铸就了芬芳桃李的精彩!  
 

3.“因材施教 开拓创新”

感动校园人物—朱永亮老师

【事迹介绍】:

他是一名老师,他教学有法,学生喜爱,创造骄人成绩;他是一名班主任,他思维敏捷,勇于创新,收获桃李满园。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精细创新,育人有方,且思且行,且行且进,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鲜明的管理方法。

他善于创新,班级管理有特色。

如果说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他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大家长,他创造性地用各种方法,与刻苦努力的同学们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他开通班级博客,有效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使学校、老师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他建立班级日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当家人”,体会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是自己都责任;早读签到制度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综合量化考评制度摈弃了以考试成绩单一评价学生的方法,让评价更科学,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体验成功的快乐。他在创新中感受幸福,在创新中收获希望。

他因材施教,桃李不言自芬芳。

在他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他用睿智的眼光去发现,用精细的手法去雕琢。“因材施教”是他的教育宗旨;让每个学生成才,是他的美好愿望。2014年毕业季,在保证各学科均衡的同学考取了理想大学的前提下,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班里的李成谕同学理综成绩很突出,他就引导李承谕参加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最后被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填补了我校在这方面的空白;张宁同学一直喜欢绘画,他鼓励张宁参加了美术考试,最后被鲁迅美院录取;籍浩然和陈飞达两位同学身体条件很好,文化课成绩也不错,他就帮助他们参加了招飞考试并双双通过,最后分别被滨州学院飞行专业和上海工业大学飞行专业录取;学文管的杨传鑫同学现在就读于韩国……在学生们的眼中,他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他又是一个领航人,为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他就是朱永亮老师。

【颁奖词】

全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点亮学生的心灯。他潜心教育,成绩优异,他坚信,将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志育栋梁擎大厦,喜看桃李笑春风”。十九年寒来暑往,十九载春雨秋风,他深爱着教育这片热土,他深切地感受着一个老师的幸福!


4. “坚毅勇担当 激情谱诗篇”
感动校园人物 ——孙建军老师

【事迹介绍】:

怀揣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自己的教育而成长”的教育理想,他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他会花费几小时精心准备一堂课,也会不厌其烦地带着他们回顾知识点,也会不知疲倦地批改作业到深夜,因为他知道只有务实的态度才会为学生的人生增砖添瓦。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不高大,可以不时尚,但绝对不可以没有激情。孙老师的激情就是火种,能引燃学生智慧,点燃学生激情。他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他纯熟自然的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卓有成效;他刚柔相济的班级管理,润物无声,水到渠成。2014年高考,他又创佳绩,所带班级8人升入重点本科,34人升入二本院校。

由于常年的劳累,20148月,孙老师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医生建议他卧床治疗3个月。但作为班主任,他放不下他的学生,新生入校,事物繁多,他强支病体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校园里。孩子体贴的劝慰,妻子温柔的埋怨,依旧没有改变他对学生们饥寒冷暖的时时体贴,喜怒哀乐的事事关心。

他从没有因为病痛耽误一节课或耽误一次值班。每天从一楼攀往六楼那个蹒跚的身影写满了班主任的担当。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他工作着,辛劳着,也快乐着:为学生的一点错误而久久伤神,寻找解决的途径;为学生的成绩而快乐的微笑。那些获得市、区优秀教学奖,区教学能手,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见证了他的辛勤劳动。

在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孙老师努力进行着实践,进行着跨越,他执着地引领着学生们在神奇的知识天地里快意奔跑。

 

【颁奖词】:

他的教育,时而激情四射、声情并茂,时而雷厉风行、威严有加。他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强忍病痛,勇敢坚毅,因为在他心中,校即是家,有家就要担当,他就是这样简单真诚。


5.“矢志育桃李  丹心写春秋”

感动校园人物——李文 赵学舜 信学先老师

【事迹介绍】:

老骥伏枥,矢志笃行。我校优秀教职工群体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群老教师,他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用智慧燃烧青春,用热情献身教育,用爱心培育学生。

李文老师今年四十九岁,从教二十六年,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2003年她就聘上了中学高级职称,却没有因此懈怠,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不言苦累,甘于奉献。2013级高一时,她和崔连香老师两人承担了一个级部十三个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从来没有因为带的班级多,工作负担重向领导抱怨过;高二分文理班,她又担任三个文班和一个理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节政治课,她都精力四射,激情洋溢,置身于她的课堂,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学生期待的眼神,是她忘记疲惫的良药;学生会心的微笑,是她保持激情的源泉;学生优异的成绩,是她上好每节课的动力。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更是多了一份耐心与细心。课间,她常常为那些不懂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讲解,辅导,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李文老师还担任过多年的政治教研室主任,在她的带领指导下,政治组团结协作,成绩优异;青年教师如孙洪金、邵玲、刘金芬、陈灵芝等人成长迅速,进步巨大。

赵学舜、信学先老师,二十多年始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青丝变白发,直至白发脱落,智慧全露,他们用恒心、讲专心、献爱心,辛勤耕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这一崇高的称谓。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颗为教育奉献的真心。学校领导评价他们为“工作最认真、经验最丰富、责任心最强”的一对“教学元老”。学生们则亲切地称他们为“信爷”“赵爷”。

他们不计报酬与待遇,不争名抢利,甘做教育的孺子牛。因特殊原因他们的职称评聘直到去年才解决,但他们从未抱怨;聘任高级职称后,他们并没有因此改变工作态度或停歇,而是热情更高、干劲更足。

他们是用心做事的楷模。赵老师是物理教研室主任,信老师是备课组长,他俩都带头认真备课、上课、设计学案讲义、批改试卷。信学先老师精心设计学案讲义,时常工作到深夜;为了不耽搁学生练习,经常利用周末设计试题并自行打印送到文印室,为此放弃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赵学舜老师在学生做完讲义后,常常会让住在同一小区的学生或者班主任将试卷带到他的家里,为不耽搁第二天的讲评,有时要改卷到凌晨。正是这份用心,他们的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所带的重点班的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赵学舜父亲病重住院多日,但他从未因此耽误学生一节课,或因此少批改一次作业;老人康复后,他把老人家安顿在姐姐家,带着牵挂继续为学生们上课。

三位老教师,以一颗奉献教育事业的忠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鲜活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勤勉敬业的教学精神,为三中校园唱响了一支敬业奉献的赞歌。

 

【颁奖词】:

风雨三十年,黑发结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厚积一生辛劳,穷其一生智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耕耘;他们不为名利所累,只有大爱无私。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意志坚,织就锦绣暖人间。
 

6.“因奉献而美丽,因有爱而精彩

感动校园人物—王越老师

【事迹介绍】:

她如春日的花朵,外表秀丽多姿而内心朴实无华,又如雨后的彩虹,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总是那么绚丽多彩而又温婉含蓄。王越老师十七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种着希望。

她做事认真,富有热情。她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热情洋溢的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的改好每一本作业,她所代的班级,物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好评和信任。每次有视导听课,领导都会安排她的课。她用爱心呵护着学生,用智慧浇灌着稚嫩,用真诚开启着心灵,用希冀放飞着理想。她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善待每一个学生,探索他们顽皮中流露的智慧,关注他们受挫折时瞬间的消极,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使学生获得进步,所教的学生都与她结下了浓厚的师生情。

她乐于助人,富有爱心。谁有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在她当班主任期间,班里有个孩子从小没有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但是高一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失去了依靠,王老师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如今那个孩子考上了军校,每年放假时,那孩子都会来看望她,将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2011年,薛冬梅老师还在哺乳期,为了让薛老师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她主动接了薛老师的一个班,5个班的物理课,让她患上了急性咽炎,但是她没请一天假,没有耽搁一节课。李宗奇老师生病住院期间,当领导找她帮忙时,她毫不犹豫地暂时担起二班班主任的工作,在暂代班主任期间,认真值班,积极处理班级事务,获得了学生、家长、领导的好评。

在她的眼中教育就是事业,而事业的真谛在于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将知识传播,将爱心传递。

 

【颁奖词】:

她站在三尺讲台,播撒爱的种子,奉献智慧和汗水。十七年栉风沐雨,洗不去她对学生的热情;十七载流年似水,磨不去她对教育的忠诚。风雨秋冬无悔过,情洒教坛谱华章。她因心中有爱,所以繁花盛开。
 

7.诚心待人  耐心做事

感动校园人物—葛宝东老师

【事迹介绍】:

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是他的工作原则。他做的投入、细致、认真。外践于行,内化于心。

诚心待人,耐心做事,是他的为人本分。他做的自然、朴实、持久。塑己之德,成人之美。

作为一位普通教师,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按章办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

从事财务工作,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审核每一项报销单据。面对学期收费、结算、新生报到等一系列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他总是耐心细致、不浮不躁,真心服务、力求完美。

一张张单据,他不惧繁琐,细心张贴;一次次询问,他不厌其烦,耐心解释。那不是单据,那是他对师生真诚的服务;那不是询问,那是师生对他由衷的赞美。

从事学校招生工作,虽然已过知命之年,但他总是随叫随到,冲锋在前。有拒绝,有冷脸,有讽刺,但他毫不在意,为了学校能多招几个高分生,他不惧赤日炎炎,一次次的登门劝说,并宣传我校的办学优势和保优率,终于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到我校来学习。从2005年的王茂云、王茂晴这对双胞胎姐妹,再到今年的田青艳、田青华这对双胞胎姐妹,她们都果断放弃了别的学校,选择了我们学校。今年,他凭借在义堂镇的地利人和,配合领导、协助招生组,大力宣传临沂三中的学校管理,抓住高分,充分做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学校争取了20多名高分考生。

他所做的工作多数不为大家所瞩目,也不会过多的得到大家的称赞。许多人也都很自然的认为他的工作理所当然,他就应该这样为我们服务。而他却总这样说——我不是为别人认可而来,我只是在尽一个教学服务工作者的本分。老师们幸福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颁奖词】:

服务师生,尽职尽责,这是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谦虚谨慎,耐心细致,这是财务工作者的应尽职责;为人和气,不摆资格,这是真诚待人的高尚品德;持之以恒,满腔热情,这是难以企及的温馨从容。辛勤的劳动,默默的耕耘,诠释着奉献的含义;和善的态度,无私的情怀,创造着教育的和谐,他用细致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我们的心。
 

8.当把奉献变成习惯 心中定会是一片蓝天

感动校园人物—武玉洁老师

【事迹介绍】:

从教25年来,他始终坚守“爱心对待学生、诚心对待工作、真心对待同事、孝心对待父母”的做人原则,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25年中,他曾经站在三尺讲台激情洋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也曾在灯光下春风化雨般地教育感化学生;曾经在服务岗位上无私奉献,也曾在管理岗位上独当一面。尤其接手管理学生公寓6年来,更是以校为家,任劳任怨。

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为了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学生在,他就在”。每天,他是别人上班,他上班;别人下班,他还在上班。白天上班时,他要处理学生公寓的各项事务,午休、晚休时,他要去检查各个学生公寓的休息情况,督促管理人员维持好学生的休息秩序。从来没有午休,晚上11:30之前休息也是一种奢望。周六、周日,他也仍然坚守岗位。 2010年春天,母亲病重,因为艺术生返校,需要调整安排宿舍,他连续几个周末都未能回家探望。直到321日晚上10:00,当他赶到家时,母亲已带着未能见到儿子的遗憾走了。周末不能休息,节假日更是如此。每个暑假,他几乎天天泡在学校:检查督促各项维修工作,准备各种管理材料,调整分配宿舍,还要把高一新生每人十几样的公寓用品一一分好,放进学生宿舍的橱里。因此,无下班、无周末、无假期成为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尽管工作非常辛苦,然而他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也从未向学校领导要过任何荣誉报酬,不计得失,不慕名利,以校为家,默默奉献成为他一贯的行为准则,因为他明白:当把奉献变成习惯,心中定会是一片蓝天。

 

【颁奖词】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全心全意、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被大家铭记,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9. “苦难砥砺青春,乐观追逐梦想”

感动校园人物—刘飞龙同学

【事迹介绍】:

他是一个始终微笑着的大男孩,平头大眼,朴实无华;他刻苦努力,自强不息;他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他就是高一十四班的班长刘飞龙。

十一年前,四岁的他就早早失去了母爱;五年前,父亲又因病去世。从此他和姐姐只好跟随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也许他就是因上帝太偏爱狠狠地咬了一口的苹果,腿部的残疾、家庭的一次次变故使他历经磨难,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让他意志消沉、不能让他停止追梦的脚步。每逢节假日,为了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他常常在垃圾堆里捡拾废品,那一袋袋沉重的废品,是他从垃圾堆里淘出的生活希望,年迈体弱的奶奶心疼他吃苦受累,常常流着眼泪看着他吃力地扛起那一袋袋压歪他身体的废品,而他总是微笑着对奶奶说“不累”。在学校里,他遵规守纪,品行高尚,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早上他经常是第一个到教室里学习,晚上,他又经常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生活中,他从不叫苦喊累,为了节约开支,他省吃俭用,总是买最便宜的饭菜。他乐于助人,耐心为同学讲解难题,抢着打扫卫生,争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有了困难,他总是第一个走向前,热情地帮助他们,同学们感谢他,他总是笑着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来不搞特殊。作为学生会干部、班长,他积极参与级部和班级管理,认真参与各项检评,公正无私,乐于奉献。

刘飞龙,他就这样爱生活,爱学习,爱家人,爱同学,爱集体……

 

【颁奖词】:

虽然行走不便,但为了班级荣誉,他从不示弱,乐于奉献;虽然身体瘦小,但为了年迈的奶奶少些劳累,他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虽然生活辛苦艰难,但为了青春梦想,他自信阳光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力登攀……

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学上进,乐于助人,历尽坎坷,乐观逐梦的青春男孩。
 

10.拾金不昧,品学兼优

感动校园人物—马玉双同学

【事迹介绍】:

  2014年初冬,她在下午放学回家路上,拾到了一个黑色的皮夹,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多张银行卡和一张身份证。她先是站在路边等失主,寒冷的天气冻得她瑟瑟发抖,时间过了好久也没等到失主来认领。无奈之下,她向路人问到附近派出所的位置,把钱包交给了警察。警察同志根据身份证的信息进行查找,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心急如焚地赶到派出所,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道谢,非要拿出一部分钱给她以表谢意。可她却说这钱她绝对不要,这是她应该做的,老师都是这样教育他们的。失主询问姓名,她笑而不说,就连警察做询问笔录时,她也只是说:“警察同志,你就写三中学生吧!”

在生活中,她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在学校里,她与人为善,待人真诚;在学习中,她积极进取,成绩优异;在家里,她孝顺懂事,体贴父母。她总是主动做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父母分忧。除了学习费用,她很少向父母伸手要零花钱,也很少买零食。妈妈心疼的夸她“乖巧懂事,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班里,她主动要求做“水电节约管理员”,主动要求班主任把自己的位子调到离灯具开关最近的地方,以便能够及时开关电灯。为了检查教室的所有电源是否关闭,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她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美丽可爱的天使马玉双同学。

 

【颁奖词】

她的心灵,如雪花般纯净;她的青春,似火花般闪亮!她,拾金不昧,品学兼优;她,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她,善解人意,孝敬父母;她勤俭节约,爱班如家。

版权所有:临沂市第三中学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
鲁ICP备11030767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128753号
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党团工作
教学纵横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部门工作
校园安全
家校互联
临沂三中2014年度“感动校园人物” 事迹介绍及颁奖词
添加时间:2015-03-07 09:26:45         编辑:罗兆涛         来源:宣传办
   1.深钻细研求卓越 亦师亦友育英才

感动校园人物——孟凡尧老师

【事迹介绍】:

工作17年,担任17年班主任,他在班级这块沃土上精耕细作,实践着一位教育老庄户的责任。他在平凡中寻求着极致,实现人生的价值,收获学生的真情。

他用心教学,深钻细研。他以“让教育充满智慧”为主题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杂志上;他以梦为马,汇聚力量出版了《实践者的智慧——高考13题》一书;他的论文《胸怀教育理想,脚踏实地前行》,让他荣获临沂市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以《做教育的老庄户》为题的演讲,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拔头筹,荣获兰山区十佳班主任第一名;他还连续三届荣获“教科研先进个人”、市教学成绩奖。

他是组里的领头雁。他把动车组的原理引入组内,让每一位教师都输出向前的动力,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备课组长的担当。“凝神聚力,追求卓越”是他们的口号。在他的带领下,组里硕果累累,连续三届在市区教研会上作经验介绍。

他是学生的主心骨。他有时站在教室外面,与学生谈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时,只是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看着学生走进教室;放学了,他又和学生肩并肩,一起走出教室!每次外出学习回来时,学生们总说:“老孟,您可回来了,您不在教室的时候,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他真心为师,视生为友。他每天早上6:00到校,等他晚上值完班回到家已是深夜。对于自己的孩子,他有太多的愧疚,他从来没实现孩子被第一个接回家的愿望,但并不因此后悔干班主任,因为他深知和学生在一起,是班主任的责任所在。

他还时常组织活动走进学生心里;每天坚持和学生一起跑操拉近师生的距离。

他的付出,换回的是一批批“难管孩子”成人成才;是家长们含着热泪的道谢;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个个春天。

“凡尧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学生的赠言让他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写成了一本最精彩的教科书!

【颁奖词】:

校园里,总能看到他步履匆匆的身影;办公室里,总能听到他谆谆善诱的话语;风雨兼程的路上,他付出的是艰辛的汗水,收获的是踌躇满志的青春誓言;平凡的岗位上,他将责任和使命化作坚守的动力。他时刻警醒自己,倒空优秀,才能涅槃重生。
 

2.“平凡孕育感动,智慧铸就精彩”

感动校园人物——樊金增老师

【事迹介绍】:

他很平凡,可这份平凡带给了学生朴实、亲切,学生从他那里得到了真诚,收获了知识;这份平凡带给了班级关爱,学生从他的身上学会了担当,懂得了成长;这份平凡带给了同事温暖,大家从他的忙碌里看到一份责任,读出一份理解。

他喜欢在这种平凡中成长,他只想平凡一点,多点时间,回到家里,做个好儿子,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父亲。可是,为了学生,家庭的重担只能全部压在了妻子的肩上,以致想陪孩子,孩子却说着“跟着爸爸不好”往妈妈怀里钻,妻子的理解是一份感动,却让他深感自责:自己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

他用热心诠释着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博爱,用敬业履行着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用创新开启着教科研的大门,用奋进带领着化学备课组不断进取。 从教14年,他始终坚守着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的信念,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和同事和谐相处,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论是教学成绩还是班级管理都名列前茅,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严格不失温和,苛求不失委婉, 求真不失热忱, 他所带班级拥有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兰山区教研室化学学科核心组成员,化学备课组组长,他带领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在教学上不断钻研,2014年高考,他所带领的化学组被评为优秀备课组,成员均获得市、区级教学优秀奖。他潜心教研,坚守自己的职业选择,不断努力,使自己从职业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勇敢坚毅;对学生有最深的爱,所以才宽容执着。十四年栉风沐雨,洗不去他对学生的热情。“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种真心的付出,带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奋进。在2014年高考中,他所带的普通班45人参加高考,4人过重点本科,18人过普本线,取得了优异成绩,也获得了学生与家长的高度认可,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兰山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市、区教学成绩优秀奖。他就是樊金增老师。

【颁奖词】:

爱是教育的起点,他用爱的情怀践行这一教育信念,他把对教育真挚的爱播撒给他的每一个学生,用心血和智慧让他们更加自信和优秀。他用渊博的知识,点亮了学子们火热的青春;他用教育的智慧,铸就了芬芳桃李的精彩!  
 

3.“因材施教 开拓创新”

感动校园人物—朱永亮老师

【事迹介绍】:

他是一名老师,他教学有法,学生喜爱,创造骄人成绩;他是一名班主任,他思维敏捷,勇于创新,收获桃李满园。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他精细创新,育人有方,且思且行,且行且进,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鲜明的管理方法。

他善于创新,班级管理有特色。

如果说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他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大家长,他创造性地用各种方法,与刻苦努力的同学们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他开通班级博客,有效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使学校、老师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他建立班级日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当家人”,体会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是自己都责任;早读签到制度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综合量化考评制度摈弃了以考试成绩单一评价学生的方法,让评价更科学,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体验成功的快乐。他在创新中感受幸福,在创新中收获希望。

他因材施教,桃李不言自芬芳。

在他的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他用睿智的眼光去发现,用精细的手法去雕琢。“因材施教”是他的教育宗旨;让每个学生成才,是他的美好愿望。2014年毕业季,在保证各学科均衡的同学考取了理想大学的前提下,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班里的李成谕同学理综成绩很突出,他就引导李承谕参加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最后被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填补了我校在这方面的空白;张宁同学一直喜欢绘画,他鼓励张宁参加了美术考试,最后被鲁迅美院录取;籍浩然和陈飞达两位同学身体条件很好,文化课成绩也不错,他就帮助他们参加了招飞考试并双双通过,最后分别被滨州学院飞行专业和上海工业大学飞行专业录取;学文管的杨传鑫同学现在就读于韩国……在学生们的眼中,他就是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他又是一个领航人,为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他就是朱永亮老师。

【颁奖词】

全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赏识点亮学生的心灯。他潜心教育,成绩优异,他坚信,将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志育栋梁擎大厦,喜看桃李笑春风”。十九年寒来暑往,十九载春雨秋风,他深爱着教育这片热土,他深切地感受着一个老师的幸福!


4. “坚毅勇担当 激情谱诗篇”
感动校园人物 ——孙建军老师

【事迹介绍】:

怀揣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因自己的教育而成长”的教育理想,他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他会花费几小时精心准备一堂课,也会不厌其烦地带着他们回顾知识点,也会不知疲倦地批改作业到深夜,因为他知道只有务实的态度才会为学生的人生增砖添瓦。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不高大,可以不时尚,但绝对不可以没有激情。孙老师的激情就是火种,能引燃学生智慧,点燃学生激情。他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他纯熟自然的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卓有成效;他刚柔相济的班级管理,润物无声,水到渠成。2014年高考,他又创佳绩,所带班级8人升入重点本科,34人升入二本院校。

由于常年的劳累,20148月,孙老师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医生建议他卧床治疗3个月。但作为班主任,他放不下他的学生,新生入校,事物繁多,他强支病体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校园里。孩子体贴的劝慰,妻子温柔的埋怨,依旧没有改变他对学生们饥寒冷暖的时时体贴,喜怒哀乐的事事关心。

他从没有因为病痛耽误一节课或耽误一次值班。每天从一楼攀往六楼那个蹒跚的身影写满了班主任的担当。满怀着对学生的爱,他工作着,辛劳着,也快乐着:为学生的一点错误而久久伤神,寻找解决的途径;为学生的成绩而快乐的微笑。那些获得市、区优秀教学奖,区教学能手,区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见证了他的辛勤劳动。

在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孙老师努力进行着实践,进行着跨越,他执着地引领着学生们在神奇的知识天地里快意奔跑。

 

【颁奖词】:

他的教育,时而激情四射、声情并茂,时而雷厉风行、威严有加。他既是严师,也是慈父。强忍病痛,勇敢坚毅,因为在他心中,校即是家,有家就要担当,他就是这样简单真诚。


5.“矢志育桃李  丹心写春秋”

感动校园人物——李文 赵学舜 信学先老师

【事迹介绍】:

老骥伏枥,矢志笃行。我校优秀教职工群体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群老教师,他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用智慧燃烧青春,用热情献身教育,用爱心培育学生。

李文老师今年四十九岁,从教二十六年,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2003年她就聘上了中学高级职称,却没有因此懈怠,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不言苦累,甘于奉献。2013级高一时,她和崔连香老师两人承担了一个级部十三个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从来没有因为带的班级多,工作负担重向领导抱怨过;高二分文理班,她又担任三个文班和一个理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节政治课,她都精力四射,激情洋溢,置身于她的课堂,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好几岁。学生期待的眼神,是她忘记疲惫的良药;学生会心的微笑,是她保持激情的源泉;学生优异的成绩,是她上好每节课的动力。她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更是多了一份耐心与细心。课间,她常常为那些不懂的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讲解,辅导,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李文老师还担任过多年的政治教研室主任,在她的带领指导下,政治组团结协作,成绩优异;青年教师如孙洪金、邵玲、刘金芬、陈灵芝等人成长迅速,进步巨大。

赵学舜、信学先老师,二十多年始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青丝变白发,直至白发脱落,智慧全露,他们用恒心、讲专心、献爱心,辛勤耕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这一崇高的称谓。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有的只是一颗为教育奉献的真心。学校领导评价他们为“工作最认真、经验最丰富、责任心最强”的一对“教学元老”。学生们则亲切地称他们为“信爷”“赵爷”。

他们不计报酬与待遇,不争名抢利,甘做教育的孺子牛。因特殊原因他们的职称评聘直到去年才解决,但他们从未抱怨;聘任高级职称后,他们并没有因此改变工作态度或停歇,而是热情更高、干劲更足。

他们是用心做事的楷模。赵老师是物理教研室主任,信老师是备课组长,他俩都带头认真备课、上课、设计学案讲义、批改试卷。信学先老师精心设计学案讲义,时常工作到深夜;为了不耽搁学生练习,经常利用周末设计试题并自行打印送到文印室,为此放弃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赵学舜老师在学生做完讲义后,常常会让住在同一小区的学生或者班主任将试卷带到他的家里,为不耽搁第二天的讲评,有时要改卷到凌晨。正是这份用心,他们的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所带的重点班的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传递做人的道理。赵学舜父亲病重住院多日,但他从未因此耽误学生一节课,或因此少批改一次作业;老人康复后,他把老人家安顿在姐姐家,带着牵挂继续为学生们上课。

三位老教师,以一颗奉献教育事业的忠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鲜活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勤勉敬业的教学精神,为三中校园唱响了一支敬业奉献的赞歌。

 

【颁奖词】:

风雨三十年,黑发结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厚积一生辛劳,穷其一生智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耕耘;他们不为名利所累,只有大爱无私。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意志坚,织就锦绣暖人间。
 

6.“因奉献而美丽,因有爱而精彩

感动校园人物—王越老师

【事迹介绍】:

她如春日的花朵,外表秀丽多姿而内心朴实无华,又如雨后的彩虹,展现在别人面前的总是那么绚丽多彩而又温婉含蓄。王越老师十七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情和爱心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种着希望。

她做事认真,富有热情。她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热情洋溢的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的改好每一本作业,她所代的班级,物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好评和信任。每次有视导听课,领导都会安排她的课。她用爱心呵护着学生,用智慧浇灌着稚嫩,用真诚开启着心灵,用希冀放飞着理想。她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善待每一个学生,探索他们顽皮中流露的智慧,关注他们受挫折时瞬间的消极,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使学生获得进步,所教的学生都与她结下了浓厚的师生情。

她乐于助人,富有爱心。谁有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在她当班主任期间,班里有个孩子从小没有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但是高一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失去了依靠,王老师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如今那个孩子考上了军校,每年放假时,那孩子都会来看望她,将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2011年,薛冬梅老师还在哺乳期,为了让薛老师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她主动接了薛老师的一个班,5个班的物理课,让她患上了急性咽炎,但是她没请一天假,没有耽搁一节课。李宗奇老师生病住院期间,当领导找她帮忙时,她毫不犹豫地暂时担起二班班主任的工作,在暂代班主任期间,认真值班,积极处理班级事务,获得了学生、家长、领导的好评。

在她的眼中教育就是事业,而事业的真谛在于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将知识传播,将爱心传递。

 

【颁奖词】:

她站在三尺讲台,播撒爱的种子,奉献智慧和汗水。十七年栉风沐雨,洗不去她对学生的热情;十七载流年似水,磨不去她对教育的忠诚。风雨秋冬无悔过,情洒教坛谱华章。她因心中有爱,所以繁花盛开。
 

7.诚心待人  耐心做事

感动校园人物—葛宝东老师

【事迹介绍】:

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是他的工作原则。他做的投入、细致、认真。外践于行,内化于心。

诚心待人,耐心做事,是他的为人本分。他做的自然、朴实、持久。塑己之德,成人之美。

作为一位普通教师,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按章办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

从事财务工作,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真审核每一项报销单据。面对学期收费、结算、新生报到等一系列琐碎而又繁重的工作他总是耐心细致、不浮不躁,真心服务、力求完美。

一张张单据,他不惧繁琐,细心张贴;一次次询问,他不厌其烦,耐心解释。那不是单据,那是他对师生真诚的服务;那不是询问,那是师生对他由衷的赞美。

从事学校招生工作,虽然已过知命之年,但他总是随叫随到,冲锋在前。有拒绝,有冷脸,有讽刺,但他毫不在意,为了学校能多招几个高分生,他不惧赤日炎炎,一次次的登门劝说,并宣传我校的办学优势和保优率,终于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到我校来学习。从2005年的王茂云、王茂晴这对双胞胎姐妹,再到今年的田青艳、田青华这对双胞胎姐妹,她们都果断放弃了别的学校,选择了我们学校。今年,他凭借在义堂镇的地利人和,配合领导、协助招生组,大力宣传临沂三中的学校管理,抓住高分,充分做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学校争取了20多名高分考生。

他所做的工作多数不为大家所瞩目,也不会过多的得到大家的称赞。许多人也都很自然的认为他的工作理所当然,他就应该这样为我们服务。而他却总这样说——我不是为别人认可而来,我只是在尽一个教学服务工作者的本分。老师们幸福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颁奖词】:

服务师生,尽职尽责,这是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谦虚谨慎,耐心细致,这是财务工作者的应尽职责;为人和气,不摆资格,这是真诚待人的高尚品德;持之以恒,满腔热情,这是难以企及的温馨从容。辛勤的劳动,默默的耕耘,诠释着奉献的含义;和善的态度,无私的情怀,创造着教育的和谐,他用细致热情的服务,温暖着我们的心。
 

8.当把奉献变成习惯 心中定会是一片蓝天

感动校园人物—武玉洁老师

【事迹介绍】:

从教25年来,他始终坚守“爱心对待学生、诚心对待工作、真心对待同事、孝心对待父母”的做人原则,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25年中,他曾经站在三尺讲台激情洋溢地给学生传授知识,也曾在灯光下春风化雨般地教育感化学生;曾经在服务岗位上无私奉献,也曾在管理岗位上独当一面。尤其接手管理学生公寓6年来,更是以校为家,任劳任怨。

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为了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学生在,他就在”。每天,他是别人上班,他上班;别人下班,他还在上班。白天上班时,他要处理学生公寓的各项事务,午休、晚休时,他要去检查各个学生公寓的休息情况,督促管理人员维持好学生的休息秩序。从来没有午休,晚上11:30之前休息也是一种奢望。周六、周日,他也仍然坚守岗位。 2010年春天,母亲病重,因为艺术生返校,需要调整安排宿舍,他连续几个周末都未能回家探望。直到321日晚上10:00,当他赶到家时,母亲已带着未能见到儿子的遗憾走了。周末不能休息,节假日更是如此。每个暑假,他几乎天天泡在学校:检查督促各项维修工作,准备各种管理材料,调整分配宿舍,还要把高一新生每人十几样的公寓用品一一分好,放进学生宿舍的橱里。因此,无下班、无周末、无假期成为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尽管工作非常辛苦,然而他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也从未向学校领导要过任何荣誉报酬,不计得失,不慕名利,以校为家,默默奉献成为他一贯的行为准则,因为他明白:当把奉献变成习惯,心中定会是一片蓝天。

 

【颁奖词】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全心全意、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被大家铭记,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9. “苦难砥砺青春,乐观追逐梦想”

感动校园人物—刘飞龙同学

【事迹介绍】:

他是一个始终微笑着的大男孩,平头大眼,朴实无华;他刻苦努力,自强不息;他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他就是高一十四班的班长刘飞龙。

十一年前,四岁的他就早早失去了母爱;五年前,父亲又因病去世。从此他和姐姐只好跟随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也许他就是因上帝太偏爱狠狠地咬了一口的苹果,腿部的残疾、家庭的一次次变故使他历经磨难,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让他意志消沉、不能让他停止追梦的脚步。每逢节假日,为了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他常常在垃圾堆里捡拾废品,那一袋袋沉重的废品,是他从垃圾堆里淘出的生活希望,年迈体弱的奶奶心疼他吃苦受累,常常流着眼泪看着他吃力地扛起那一袋袋压歪他身体的废品,而他总是微笑着对奶奶说“不累”。在学校里,他遵规守纪,品行高尚,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早上他经常是第一个到教室里学习,晚上,他又经常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生活中,他从不叫苦喊累,为了节约开支,他省吃俭用,总是买最便宜的饭菜。他乐于助人,耐心为同学讲解难题,抢着打扫卫生,争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有了困难,他总是第一个走向前,热情地帮助他们,同学们感谢他,他总是笑着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他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从来不搞特殊。作为学生会干部、班长,他积极参与级部和班级管理,认真参与各项检评,公正无私,乐于奉献。

刘飞龙,他就这样爱生活,爱学习,爱家人,爱同学,爱集体……

 

【颁奖词】:

虽然行走不便,但为了班级荣誉,他从不示弱,乐于奉献;虽然身体瘦小,但为了年迈的奶奶少些劳累,他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虽然生活辛苦艰难,但为了青春梦想,他自信阳光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力登攀……

他就是这样一个好学上进,乐于助人,历尽坎坷,乐观逐梦的青春男孩。
 

10.拾金不昧,品学兼优

感动校园人物—马玉双同学

【事迹介绍】:

  2014年初冬,她在下午放学回家路上,拾到了一个黑色的皮夹,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多张银行卡和一张身份证。她先是站在路边等失主,寒冷的天气冻得她瑟瑟发抖,时间过了好久也没等到失主来认领。无奈之下,她向路人问到附近派出所的位置,把钱包交给了警察。警察同志根据身份证的信息进行查找,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心急如焚地赶到派出所,拉着她的手不停地道谢,非要拿出一部分钱给她以表谢意。可她却说这钱她绝对不要,这是她应该做的,老师都是这样教育他们的。失主询问姓名,她笑而不说,就连警察做询问笔录时,她也只是说:“警察同志,你就写三中学生吧!”

在生活中,她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在学校里,她与人为善,待人真诚;在学习中,她积极进取,成绩优异;在家里,她孝顺懂事,体贴父母。她总是主动做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父母分忧。除了学习费用,她很少向父母伸手要零花钱,也很少买零食。妈妈心疼的夸她“乖巧懂事,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班里,她主动要求做“水电节约管理员”,主动要求班主任把自己的位子调到离灯具开关最近的地方,以便能够及时开关电灯。为了检查教室的所有电源是否关闭,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她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美丽可爱的天使马玉双同学。

 

【颁奖词】

她的心灵,如雪花般纯净;她的青春,似火花般闪亮!她,拾金不昧,品学兼优;她,关爱他人,乐于奉献;她,善解人意,孝敬父母;她勤俭节约,爱班如家。

版权所有:临沂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