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三中学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临沂三中教师十大核心素养
添加时间:2017-08-31 15:09:18         编辑:罗兆涛         来源:宣传办


 

20169月我国发布《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很快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词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教师平日的一种修养。这种修养需要教师具有适应社会、适应教育、适应学生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艺术和教育思想,这种修养体现在教师待人处事的态度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师管理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些的思考,认为在新时期,中学教师要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能被家长和社会接纳且深受学生爱戴与尊敬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以下十大核心素养。

一、秉持做人的良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乃师者之首要,而要“传道”,必须得心中有“道”, “道”之本,在于做人的良知。人心本向善,良知不可欺,只有知是知非,知所宜知所不宜,方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坦荡而养浩然之气,树立起师者高大的形象。德高为范,秉持良知,教学生认真做事,清白做人,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赢得自身的职业尊严,实现为师之价值。

二、涵养仁爱的情怀

教育之情怀应是温暖有仁爱的。 仁爱之道,孔子释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师者之魂,基于仁爱。大音希声,大爱无言,仁爱在心,才能有宽广的心胸、博大的襟怀,成就教育的大爱。仁爱在心,方能引领学生亦产生爱,进而师生之间互相享受教育的爱,成就三中教育的大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仁爱让教育更温暖,内心更有力量。涵养三中仁爱情怀,共享三中教育成功。

三、崇尚高雅的文化

高雅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格调典雅。曲虽高但不能和者寡,崇尚并且走进高雅文化,聆听其优美的语言,欣赏其优美的形象,品味其优美的情感,室陋吾德馨,心净尚高雅。向国学经典要内涵,向传统文化要素养,向高雅文化要风范。让高雅丰厚我们的师德,纯净我们的师魂。以高雅来感染和感化,启迪学生尚美之心,去更好地分辨善与恶、美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走向美好的未来,共育高雅三中、特色三中、底蕴三中。

四、积蓄渊博的学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渊博的学识,会让教师别具魅力,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赢得学生的佩服,甚至尊崇。知识时代的教师,需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与时俱进。多读书,勤积蓄,永不满足现有的积累,自会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不会有职业倦怠。学高方为师,让渊博的学识成为自身亮丽的名片。做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做一个精神富裕的教师,做一个底蕴厚重的教师,并享受其带来的快乐,做文化教育。

五、履行担当的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担当。为人师表,使命崇高而光荣,一言一行,一岗一位,皆见担当与责任。敢于担当,才会不畏艰难和挑战,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去面对教育的已知和未知。选择了教育,那么担当既是义务,也是职责。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身,以师德为标杆,以天下为己任,把提升育人质量、振兴三中教育扛在肩上,奉献自己,奋勇向前。

六、奉守诚信的承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成功教育的强大助推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奉守承诺,学生就会信任,家长就会放心,扩大学习影响,提升学校形象。诚信乃做人之根、兴校之基,以诚育人,以诚立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师生同心,则无往而不利。

七、发扬求实的作风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空谈误生,实干兴教。教育形势千变万化,要求教师必须明实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只有发扬求实之风气,教学才能科学,问题才能解决;只有经受实践之磨砺,教育才能突出,成绩才能卓越。教育不是假大空,求实之心重一分,虚假之心就轻一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求实立身、以求实行事,塑学校实风,建大美三中,做优质教育。

八、敬畏严肃的法纪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体现的是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界限、一种警示。常言道: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严守师德底线,严守法纪红线,规规矩矩做教育,清清白白为人师。心存侥幸、无视法纪,只会作茧自缚,恶果自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知方圆、守规矩。心怀教师职业神圣感的敬重和畏惧,牢记慎独,做堂堂正正三中人,树坦坦荡荡三中风。

九、砥砺创新的精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之责在于育人,育终身发展之人,而缺乏创新的教育,则是僵化的教育,看不到未来的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要做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创新;要做到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兴趣强烈广泛,眼光敏锐独到,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机智,提高育人效益。以高尚的独立人格、高远的家国情怀,砥砺创新的精神,用创新引领创新,用生命点燃生命,创建活力三中,育人于无声。  

十、追求卓越的业绩

“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存高远,心存卓越,方可创造伟大业绩,打造实力三中。卓越是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底蕴。学校、教师互为一体,校兴我才能兴,校荣我方为荣。身为个体的教师,只有立足学校这个发展平台,和学校共生共进,以卓越的业绩回馈学校,才能提升自我价值。追求卓越,和而不同,以相互包容的大度、团结和谐的大气、敢于超越的大志,砺志笃行,成就自身卓越,扬三中美名,立三中伟业。

上一篇: 治校方略
版权所有:临沂市第三中学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
鲁ICP备11030767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128753号
学校概况
校园动态
文明创建
党团工作
教学纵横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部门工作
校园安全
家校互联
临沂三中教师十大核心素养
添加时间:2017-08-31 15:09:18         编辑:罗兆涛         来源:宣传办


 

20169月我国发布《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很快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门词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教师核心素养,其实就是教师平日的一种修养。这种修养需要教师具有适应社会、适应教育、适应学生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艺术和教育思想,这种修养体现在教师待人处事的态度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师管理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些的思考,认为在新时期,中学教师要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能被家长和社会接纳且深受学生爱戴与尊敬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以下十大核心素养。

一、秉持做人的良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乃师者之首要,而要“传道”,必须得心中有“道”, “道”之本,在于做人的良知。人心本向善,良知不可欺,只有知是知非,知所宜知所不宜,方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坦荡而养浩然之气,树立起师者高大的形象。德高为范,秉持良知,教学生认真做事,清白做人,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赢得自身的职业尊严,实现为师之价值。

二、涵养仁爱的情怀

教育之情怀应是温暖有仁爱的。 仁爱之道,孔子释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师者之魂,基于仁爱。大音希声,大爱无言,仁爱在心,才能有宽广的心胸、博大的襟怀,成就教育的大爱。仁爱在心,方能引领学生亦产生爱,进而师生之间互相享受教育的爱,成就三中教育的大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仁爱让教育更温暖,内心更有力量。涵养三中仁爱情怀,共享三中教育成功。

三、崇尚高雅的文化

高雅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格调典雅。曲虽高但不能和者寡,崇尚并且走进高雅文化,聆听其优美的语言,欣赏其优美的形象,品味其优美的情感,室陋吾德馨,心净尚高雅。向国学经典要内涵,向传统文化要素养,向高雅文化要风范。让高雅丰厚我们的师德,纯净我们的师魂。以高雅来感染和感化,启迪学生尚美之心,去更好地分辨善与恶、美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走向美好的未来,共育高雅三中、特色三中、底蕴三中。

四、积蓄渊博的学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渊博的学识,会让教师别具魅力,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赢得学生的佩服,甚至尊崇。知识时代的教师,需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与时俱进。多读书,勤积蓄,永不满足现有的积累,自会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不会有职业倦怠。学高方为师,让渊博的学识成为自身亮丽的名片。做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做一个精神富裕的教师,做一个底蕴厚重的教师,并享受其带来的快乐,做文化教育。

五、履行担当的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担当。为人师表,使命崇高而光荣,一言一行,一岗一位,皆见担当与责任。敢于担当,才会不畏艰难和挑战,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去面对教育的已知和未知。选择了教育,那么担当既是义务,也是职责。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身,以师德为标杆,以天下为己任,把提升育人质量、振兴三中教育扛在肩上,奉献自己,奋勇向前。

六、奉守诚信的承诺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成功教育的强大助推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的职业特性要求教师“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奉守承诺,学生就会信任,家长就会放心,扩大学习影响,提升学校形象。诚信乃做人之根、兴校之基,以诚育人,以诚立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师生同心,则无往而不利。

七、发扬求实的作风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空谈误生,实干兴教。教育形势千变万化,要求教师必须明实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只有发扬求实之风气,教学才能科学,问题才能解决;只有经受实践之磨砺,教育才能突出,成绩才能卓越。教育不是假大空,求实之心重一分,虚假之心就轻一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求实立身、以求实行事,塑学校实风,建大美三中,做优质教育。

八、敬畏严肃的法纪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体现的是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界限、一种警示。常言道: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严守师德底线,严守法纪红线,规规矩矩做教育,清清白白为人师。心存侥幸、无视法纪,只会作茧自缚,恶果自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知方圆、守规矩。心怀教师职业神圣感的敬重和畏惧,牢记慎独,做堂堂正正三中人,树坦坦荡荡三中风。

九、砥砺创新的精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之责在于育人,育终身发展之人,而缺乏创新的教育,则是僵化的教育,看不到未来的教育。新形势下,教师要做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创新、人格创新;要做到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兴趣强烈广泛,眼光敏锐独到,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机智,提高育人效益。以高尚的独立人格、高远的家国情怀,砥砺创新的精神,用创新引领创新,用生命点燃生命,创建活力三中,育人于无声。  

十、追求卓越的业绩

“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存高远,心存卓越,方可创造伟大业绩,打造实力三中。卓越是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底蕴。学校、教师互为一体,校兴我才能兴,校荣我方为荣。身为个体的教师,只有立足学校这个发展平台,和学校共生共进,以卓越的业绩回馈学校,才能提升自我价值。追求卓越,和而不同,以相互包容的大度、团结和谐的大气、敢于超越的大志,砺志笃行,成就自身卓越,扬三中美名,立三中伟业。

上一篇: 治校方略
版权所有:临沂第三中学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育才路98号     电话:(0539)82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