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1年来,程立老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在教育的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工作中她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喜悦,2022年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级,高考再创奇迹,班里苏庆业同学摘得纯文组合桂冠。
教学上,她是行家里手。曾获“高中语文优质课展示”特等奖,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她主持的课题《新课程下语文课人文精神的内化研究》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4 年在总局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展评活动中,荣获同课异构展示一等奖,并在总结会上多次得到领导表扬,专家表示其使用的“抓关键词”的分析方法值得在全垦区语文课上推广。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坚持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为教育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为他人燃烧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始终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家长的宽容之心理解和接纳学生,用教师的有效之手去关爱和帮助学生。
爱心守护
作为班主任,她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她深知,一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17年的班主任生涯里她把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她常说“没有一种职业和我们一样,面对的是生命,耕耘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希望”。教师是一个重复性极大的职业,教书育人也是辛苦而劳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用真心、真爱、真诚去关爱、温暖、感动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本就劳累辛苦,除在思想上、学习上给与学生关心,在生活上也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出现问题或情绪波动时她是倾听者,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走出低谷;学生生病时她是家长为学生跑前忙后,学生感受着她的热情和关爱,她也在感动着学生给她的幸福。学生在和谐快乐的集体中轻松开心地学习,成绩当然也不在话下。她还注重锻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全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都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她克服家里的种种困难,坚持早晚跟班,甚至将办公地点设在了教室。只要班级没有课,她就会守在教室,督促学生抓好碎片时间实现赶超。程立老师用她的爱带给了班级更强的战斗力。
以热心激励
作为教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程立老师还着力注重德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俗话说:行得春风有夏雨。家长经常对她说:“程老师,孩子交给你我们很放心!”;“教学方法独特、新颖”,“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与拥护。”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她经常跟我们聊人生、讲情感,还有最新流行潮流,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这是学生对她的认同。成长路上,她说:做蜡烛,就燃烧出通红的火焰,做江河就容纳百川,做雄鹰就翱翔蓝天!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时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克服不足,脚踏实地立足于教师岗位,用始终如一的热情实践着人生的诺言一一把爱奉献给孩子们、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没有精彩纷呈、潇洒自在的生活,但幸福都充满在与学生朝朝暮暮的风雨兼程中,她要把教师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让自己的青春的这三尺讲台上闪光!
以耐心培育
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她耐心的陪伴孩子走过低谷,给她们鼓舞和力量,班级弱势生转化率达到86%,有的孩子甚至家长都说看不到希望了,她便一边鼓励学生还一边做家长的工作。
她的班级管理注意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特长生和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打骂,不讽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明事理,使学生都很信服,不再犯错,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她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困生,也不例外。她把性格各异的学生看做是千姿白态的花朵,细心的观察,精心的呵护,挽救了一个个精神上失落、学习上掉队、性格上怪异的孩子。
疫情之下封校49天,孩子们日渐焦虑,程老师察觉了这一情况,便及时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班会、家长会,稳定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她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随时耐心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家长曾对她说:“迟迟不能解封,我们也真是慌了阵脚,可是程老师,我们一听到你的声音,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正是她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使得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尽管是疫情期间,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仍旧紧紧围绕在她周围,形成了班级的合力,让班级工作顺利开展,让高考再创佳绩。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程立老师就是这样,甘做一片平凡的叶子,用责任和担当,用爱心和陪伴,用理解和宽容,用她的育人理念精心的浇灌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静待花开。
从教21年来,程立老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在教育的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工作中她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喜悦,2022年她所带的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级,高考再创奇迹,班里苏庆业同学摘得纯文组合桂冠。
教学上,她是行家里手。曾获“高中语文优质课展示”特等奖,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她主持的课题《新课程下语文课人文精神的内化研究》被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4 年在总局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展评活动中,荣获同课异构展示一等奖,并在总结会上多次得到领导表扬,专家表示其使用的“抓关键词”的分析方法值得在全垦区语文课上推广。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坚持视教师为渡工,为学生引航开渡;视教师为春蚕,为教育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为他人燃烧自己。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始终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家长的宽容之心理解和接纳学生,用教师的有效之手去关爱和帮助学生。
爱心守护
作为班主任,她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她深知,一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17年的班主任生涯里她把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她常说“没有一种职业和我们一样,面对的是生命,耕耘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希望”。教师是一个重复性极大的职业,教书育人也是辛苦而劳累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用真心、真爱、真诚去关爱、温暖、感动每一位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本就劳累辛苦,除在思想上、学习上给与学生关心,在生活上也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出现问题或情绪波动时她是倾听者,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走出低谷;学生生病时她是家长为学生跑前忙后,学生感受着她的热情和关爱,她也在感动着学生给她的幸福。学生在和谐快乐的集体中轻松开心地学习,成绩当然也不在话下。她还注重锻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全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都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了尽快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她克服家里的种种困难,坚持早晚跟班,甚至将办公地点设在了教室。只要班级没有课,她就会守在教室,督促学生抓好碎片时间实现赶超。程立老师用她的爱带给了班级更强的战斗力。
以热心激励
作为教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程立老师还着力注重德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俗话说:行得春风有夏雨。家长经常对她说:“程老师,孩子交给你我们很放心!”;“教学方法独特、新颖”,“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与拥护。”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她经常跟我们聊人生、讲情感,还有最新流行潮流,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这是学生对她的认同。成长路上,她说:做蜡烛,就燃烧出通红的火焰,做江河就容纳百川,做雄鹰就翱翔蓝天!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时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克服不足,脚踏实地立足于教师岗位,用始终如一的热情实践着人生的诺言一一把爱奉献给孩子们、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没有精彩纷呈、潇洒自在的生活,但幸福都充满在与学生朝朝暮暮的风雨兼程中,她要把教师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让自己的青春的这三尺讲台上闪光!
以耐心培育
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她耐心的陪伴孩子走过低谷,给她们鼓舞和力量,班级弱势生转化率达到86%,有的孩子甚至家长都说看不到希望了,她便一边鼓励学生还一边做家长的工作。
她的班级管理注意因材施教,做到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特长生和后进生比其他的学生更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更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打骂,不讽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明事理,使学生都很信服,不再犯错,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她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学困生,也不例外。她把性格各异的学生看做是千姿白态的花朵,细心的观察,精心的呵护,挽救了一个个精神上失落、学习上掉队、性格上怪异的孩子。
疫情之下封校49天,孩子们日渐焦虑,程老师察觉了这一情况,便及时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班会、家长会,稳定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她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随时耐心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有家长曾对她说:“迟迟不能解封,我们也真是慌了阵脚,可是程老师,我们一听到你的声音,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正是她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使得班级管理有条不紊,尽管是疫情期间,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仍旧紧紧围绕在她周围,形成了班级的合力,让班级工作顺利开展,让高考再创佳绩。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程立老师就是这样,甘做一片平凡的叶子,用责任和担当,用爱心和陪伴,用理解和宽容,用她的育人理念精心的浇灌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蕾,静待花开。